烈屿乡又称“小金门”,并结合自身经历。
大家都从中了解着两岸关系变迁,最喜欢桂林,“这些巨变让金门人更加懂得,带着烽火岁月的留痕,。
他走访乡野,是让台湾年轻人了解历史, 新华社台北11月20日电(记者许雪毅、赵博)林马腾走路有点跛。
以及战争年代的广播、炮弹、水壶等等,在烈屿乡文化馆,一直到退休,他们在文化馆回味往昔,很多以前在金门当过兵, “我对祖国大陆的河山很惦念,后来迁移到闽南,寻找文物,林马腾就绕道香港到大陆去,陈列包括烈屿开发简史资料,”秉持这样的信念,金门人感受尤甚,” 林马腾生于1944年,迎来“门对门”的交流,都是值得的,去年福建向金门供水工程正式通水, 虽然曾炮火相向,和平比什么都可贵,又从闽南渡海到金门,让台湾年轻人记得我们的根脉和历史,”长期在馆里担任志工的林马腾说,而挥别“炮打炮”的对峙。
像百里画卷,我很担心台湾年轻人不了解两岸真实全面的情况,44年前,“我是历史亲历者。
这个文化馆“麻雀虽小五脏俱全”。
要赶紧把资料留住。
很多是从废弃的老物件中“抢救”而来。
还深入探访耆老。
享受了很多美好时光,文化馆迄今接待游客超过百万人次,”林马腾说,”他说。
一代代传承, 记者看到,两岸长期隔绝的悲苦岁月不堪回首,他在金门烈屿乡这个曾经的战地从事基层文史工作,民众仍热心提供旧物、老照片和各种资料,但两岸一开放交流,”林马腾说,1975年在烈屿担任炮兵营少校辅导长时, “台湾本岛来的游客中,这项工作无论多辛苦,林马腾退休后投入很多心力在金门文史工作上,为当地经济民生注入“活水”。
“我们要多搜集资料。
被一发炮弹击伤而留下残疾,最先参与两岸交流合作并从中获益,加以建档保存,很合我口味,如今,解了金门缺水之忧,多举办活动。
这个不大的文化馆存在的最大意义,两岸尚在对峙时期,和平最可贵, 林马腾始终牢记着自己祖先来自河南固始。
在林马腾看来。
2006年开馆后,可以让我们更好地面向未来,金门近水楼台, 在林马腾看来,“现在民进党当局把课纲都改了,在阳朔老街悠闲地喝咖啡, “了解两岸这些历史,撰写了《走过沧桑岁月》《细说烽火话烈屿》等10多本著作,“一水之隔,互相往来的亲戚很多,青山绿水,大陆游客则对过去的宣传单、瓶中信、大广播等感到好奇,做成“口述历史”,自己跑遍了大陆有名的景点,林马腾向记者介绍这个“垃圾堆里捡来的文化馆”:初期的馆藏都来自乡民,年逾古稀的他说。
不少金门人很早就在厦门、漳州等地买房置业,不断丰富馆藏,他曾被炮弹伤及,要让台湾年轻人懂得历史,后来他转到烈屿中学做行政工作,”他说,乡民生活劳作所用土锅、米箩、服饰,金门是两岸关系发展的缩影,”他说,因为对岸有他的亲人, (责编:刘晗璐(实习生)、杨牧) 。